上世纪红极一时的六种水果,现在却无人问津,你知道几种?

2023-08-13 16:35:31 舌尖美味 By:本站作者
最佳答案 我国所处的经纬度和气候差异致使南北环境天差地别,这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场所。所以在中国市场上,多姿多彩的水果为了迎合人们的喜好层

我国所处的经纬度和气候差异致使南北环境天差地别,这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场所。所以在中国市场上,多姿多彩的水果为了迎合人们的喜好层出不穷,可选择性丰富多样。

  但随着市场革新,群众口味挑剔,也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水果在逐渐淡出视野,其中你又吃过几种呢?

  记忆中的味道

  赖葡萄

  这是一种形状神似苦瓜的水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风靡一时,在我国南北地区均有种植,广受农民朋友的钟爱,它就是赖葡萄。

  赖葡萄和苦瓜一样,原产地都来自于印度,在民间又拥有癞葡萄、锦荔枝、小苦瓜等别称。医学上称它叫山苦瓜,属葫芦科蔓生植物。

  八十年代农村的小庭院中,总会有赖葡萄的一席之地,成熟后的赖葡萄口味甜腻,轻咬一口十分可口,但里面红宝石般粒粒分明的种子不能生吃。

  赖葡萄性寒,食用过多会导致腹泻,幼时总会有几个孩童因贪吃狠狠地闹上几天肚子,躺在床上打着饱嗝追悔莫及。

  九十年代末期后,赖葡萄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市场,农民的种植热情也在逐年降低,赖葡萄又为何会面临淘汰呢?

  只要是卖相,赖葡萄的卖相实在过于丑陋,瘤状物果实让人联想到苦瓜,提不起一丁点食欲。其次是可食用率,赖葡萄可食用的部位太少,往往丢的比吃的还多,只能当做饭后点心。

  经济价值低、外观不讨喜、赖葡萄的没落是必然的。

  甜杆儿(芦粟)

  东北人叫它为甜杆儿,上海人称它为芦粟,它形似甘蔗,但比其更细,是高梁的一个变种。成熟时顶部会生出一撮深红褐色的穗儿,随风摇荡煞是好看。比起观赏,甜杆儿更令人喜爱的是它甘甜的口感。

  东北甜杆儿高约两米,粗细两厘米,拥有跟甘蔗一样的竹节。吃法是从结节处利落切段,用手从上往下撕开绿皮,显露出里面嫩白的果茎就可以享用了。

  不过甜杆皮撕开时十分锋利,一不小心就会划伤手臂,留下一道令人钻心疼痛的血口。可见在任何作业前,安全防范工作依然重于泰山。

  时至今日,甜杆儿在水果界的地位急转直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大多转身选择了口感更佳的甘蔗,市场份额宣布这场争夺战甘蔗完胜。

  榅桲(木梨)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作为我国水果圣地的新疆更是硕果累累、绿肥红瘦。葡萄香梨争相斗艳,苹果蟠桃余味无穷。但论起当地人最念念不忘的水果,非榅桲(wēnpo)莫属。

  榅桲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栽种史了,在遥远的古埃及时期,人们甚至称呼它为“金苹果”。

  榅桲虽说称之为木梨,但看起来又和苹果颇为相似,主要在我国新疆、陕西、江西等地区种植。成熟之后,果色由绿转黄,通体散发着淡雅的清香

   榅桲表皮有许多细小绒毛,食用前清洗掉避免扎手。切开果实一口咬下去,你会发现榅桲的味道跟菠萝有点相像。不过榅桲果实偏硬,吃起来有些费力,多吃还会有些苦涩。

  于是食客们研究出了另一种吃法—蒸煮

  将榅桲放入锅中稍加蒸煮,不仅会让香甜的味道更加浓郁,也会在口感上更加软糯。再点缀上果汁、果酱,吃起来更加回味无穷。

  榅桲虽然口感不错,而且营养价值极佳,但由于产量少价格高在市场上十分少见。并且随着种植户逐年降低,榅桲的市场占比也在不断淡化,这对榅桲来说未免有点令人惋惜。

  淡化的回忆

  沙瓤西红柿

  西红柿在农贸市场随处可见,但昔日红极一时的沙瓤西红柿现如今却销声匿迹,甚至连种子都无迹可寻,这是为何?

  想当年,沙瓤西红柿是农村是最为常见的农作物,薄若蝉翼的皮、鲜嫩多汁的果和沙沙甜甜的瓤,至今仍在记忆中勾人回味。沙瓤西红柿老少皆宜,甚至一度被小孩子们当做餐桌主食。

  再来回看现在的西红柿,酸涩硬干,只能当做炒菜佐料,生吃完全不能入口。那为何老少通吃的沙瓤西红柿如今难买了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沙瓤西红柿不耐储,农民种植沙瓤西红柿绝大多数是自己食用,极少数兜售也仅限于本地小范围内。如果长途货运时长加上挤压,到货的西红柿势必会损坏大半。

  第二就是沙瓤西红柿产量低投资高,较于寻常西红柿,沙瓤西红柿果糖含量更高,生长周期自然更长。并且种植方法也有些讲究,大棚种植就会影响成品口感,这些都成了沙瓤西红柿淡化出水果舞台的原因。

  蒲桃

  因地理气候,我国南方要比北方更盛产水果,并且价格往往也是十分实惠。像蒲桃就是三四十年前风靡一时的一种水果,是众多南方民众茶余饭后的零食,现在却大街小巷难以寻觅,而北方人大多更是闻所未闻。

  蒲桃在各个地区叫法不同,但大致有香果、响鼓、风鼓、铃铛果几种,它的果树枝繁叶茂根茎粗大,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河边。

  三月开花结果,五月成熟摘下,蒲桃果实与枇杷大小无异、颜色也相像。成熟后果核果肉分离开来,轻轻摇晃便会传来清脆的银铃声,煞是好听。

  佳品蒲桃不仅吃起来香甜,就连果实也散发着沁人心脾的玫瑰花香。当年蒲桃种植户很多,人们喜欢在院子四周或者庄稼空地种上几颗,待到结果成熟时摘下享用。

  不过后来,人们发现蒲桃容易招来果蝇,密密麻麻的蝇子盘旋半空十分不卫生。并且蒲桃成熟时,正值水果旺季,在一众人气水果面前,蒲桃很难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后来伴随着知名度的每况愈下,蒲桃彻底沦为了无人问津的果类。

  凉薯

  凉薯又名豆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将凉薯当做凉拌菜待客,既实惠可口又显得体面,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凉薯生于地下,果实呈纺锤形,果肉白色,吃起来甜甜脆脆让人联想起雪梨。南方人将凉薯当做水果食用,一口下去满嘴甜汁,既解渴又爽口。

  不过凉薯叶子和种子都有毒,可要小心注意。在经济蓬勃发展的现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眼光也很难再看上这个当年的爆款了,现在只有部分地区对凉薯少有种植。

这六种水果已经逐渐脱离了时代的舞台,留给我们的只有那段纯真烂漫的宝贵回忆,除此之外,你的童年还有哪些水果正在被人们慢慢遗忘呢?

  作者:天宇

  校稿:川川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u0002#头条创作挑战赛#u0002#我在头条做科普#u0002#在头条看见彼此#u0002#我要上 头条#u0002

猜你感兴趣
九种西红柿的家常吃法,鲜嫩入味,营养开胃,简单下饭,好吃不腻

九种西红柿的家常吃法,鲜嫩入味,营养开胃,简单下饭,好吃不腻

西红柿别再直接吃了,快来试试这九种西红柿的家常吃法,每一种做出来都色香味俱全,鲜嫩入味,营养开胃,好吃下饭又不腻。喜欢的朋友们一起来学学吧!学会后每天换着花样做,天天吃都不腻

舌尖美味 6阅读
快手早餐不重样!营养吃不腻,一周早餐合集

快手早餐不重样!营养吃不腻,一周早餐合集

哈喽~今天是元气早餐频道,为大家带来新鲜热乎的一周早餐合集!荤素搭配、快手营养,换个花样胃口大开空轻松搞定饭渣,全家都爱吃哦!让早餐的烟火气,点燃活力满满的一整天

舌尖美味 4阅读
家庭晚餐四个菜,全家人吃了胃口大开

家庭晚餐四个菜,全家人吃了胃口大开

#头条创作挑战赛#豆角炒鸡蛋1、洗净的豆角切成小丁2、锅中热油下入蒜末,青红椒炒出香味3、倒入豆角加少许盐,提前入个底味,炒至豆角断生后,淋入几个鸡蛋液,把鸡蛋炒至定型,加一勺

舌尖美味 2阅读
秋天,遇上这高钾食材别错过,2元一斤,缓解疲劳又解馋,吃不腻

秋天,遇上这高钾食材别错过,2元一斤,缓解疲劳又解馋,吃不腻

在夏秋交替的季节,人们常常因为汗液带走了人体的热量和水分,营养物质也会随之流失,导致容易觉得体乏、没食欲。这时候,土豆便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宝贝。土豆是钾含量非常丰富的食材

舌尖美味 0阅读
大连一家4口一周晚餐,在朋友圈火了,有鱼有肉,网友:家里有矿

大连一家4口一周晚餐,在朋友圈火了,有鱼有肉,网友:家里有矿

家有矿!大连一家4口一周晚餐在朋友圈火了!这几天,一篇朋友圈博客成为了关注焦点。博客的主题是一家四口在一个星期七晚上所享用的晚餐。只要看看这个家庭所享用的丰盛晚餐,你就

舌尖美味 1阅读
兰州、一座被低估的美食之城

兰州、一座被低估的美食之城

一本书,一碗面,是我对兰州最初的印象。书是在兰州创刊的《读者》,面是青海人的兰州拉面。兰州读者大厦很多人把兰州,当作去往河西的落脚点,[思考]顶多省博里瞅一眼马踏飞燕,路口街

舌尖美味 2阅读
解读白酒行业,以及未来还有哪些行业可以布局?

解读白酒行业,以及未来还有哪些行业可以布局?

原创 经典汇总 今典汇 2023-08-30 17:08直播总结:关于白酒这个行业。然后这张图片是2018年。全球酒精和健康报告一张图片。消费品的全球人均消费的一个布局图。大概是这个样

舌尖美味 0阅读
常见食盐的区别和作用,一次性给你讲清楚!!!记得收藏

常见食盐的区别和作用,一次性给你讲清楚!!!记得收藏

舌尖美味 0阅读
“万物皆可炸”的空气炸锅,到底是真香还是致癌?

“万物皆可炸”的空气炸锅,到底是真香还是致癌?

丙烯酰胺是一种高温加热植物性食物时衍生的副产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其进行评价,将其列为2A类致癌物。凡是油炸和焙烤食物,都是丙烯酰胺的重要来源。使用空气炸锅可以减少油的

舌尖美味 1阅读
上海阿姨爷叔经常买的菜场面条,我们专门做了检测→|消保委亲测

上海阿姨爷叔经常买的菜场面条,我们专门做了检测→|消保委亲测

最近有粉丝在后台问“菜场里那种店家自己做的面条你们研究过伐?到底新鲜伐那个?”,确实比起干制的挂面和方便面,口感更好的生湿鲜面条往往更受吃客偏爱,那么既然大家感兴趣了,我们

舌尖美味 1阅读
马肉鲜美,全球每年470万匹马被屠宰,我国为何很少有人吃马肉?

马肉鲜美,全球每年470万匹马被屠宰,我国为何很少有人吃马肉?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 贝编辑| 小江自从1961年开始,马肉的产量便持续上升,到了2010年时

舌尖美味 0阅读
“守艺”故事:这位非遗传承人9年走访300多位制茶大师

“守艺”故事:这位非遗传承人9年走访300多位制茶大师

林贵德制作茶叶林贵德在抖音平台开通的账号林贵德采茶N海都记者 唐明亮安溪铁观音属乌龙茶,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在安溪流行着这样的一句顺口溜:“透早一杯茶,赢过百医家。”

舌尖美味 1阅读